日期:2025-07-27 04:02:07
日期:2025-07-27 04:02:07
“德国本土只剩最后一套‘爱国者’防空系统,五万发炮弹库存见底。”
当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签下最新的援乌协议时,他赌上的不仅是整个德国的国家防空安全,更是其在北约的江湖地位!
而时至今日,北约对俄乌战场的介入,也已从“情报暗战”升级为“半公开参战”。
这也难怪,在现在的俄乌战场,不仅能见到德国现役军官穿着乌军制服,不断地操作着防空系统,还能见到罗马尼亚籍飞行员,驾驶着F-16战机越境击落俄无人机。
与此同时,英、美的电子侦察机,也在实时引导乌军进行导弹打击。
显然,当下这场持续了三年之久的代理人战争,现下正因北约撕下伪装而彻底滑向大国直接对抗的深渊。
展开剩余88%至于曾宣称“绝不直接卷入”此次战争的北约,如今也早已实锤参战,自此从幕后走向台前!这不,如今其在行动上就率先穿帮。
比如本月12日,罗马尼亚空军就曾驾驶着F-16战机,在敖德萨的上空击落俄军的“天竺葵”无人机。
当然,彼时俄军也不是好惹的,直接出动克里米亚S-400系统,将其锁定后反击。
据后来知情人透露,当时俄军最近的一枚导弹,距该战机仅不到300米的距离。据悉,这是北约军机首次在乌领空开火,也是俄军首次向北约现役军机发射导弹。
更关键的是,乌军先前所谓的技术底牌,也在此次行动中彻底暴露。
对俄军而言,他们不仅成功通过电子战系统,破解了F-16战机的隐身特征。还在200公里外精准地锁定目标,迫使美军急调新型的电子干扰机赴欧执行任务。
此外,战场上的数据也更印证北约的深度介入!
譬如,与先前相比,现在俄乌战场上乌军无人机的出动量,同比暴增了430%!与此同时,乌克兰对俄的纵深打击频次,也月均增长30%。
以此为基础,截至到2025年上半年,俄军在此战中已损失超百套的S-300/S-400防空雷达,以及三套450公里级预警雷达。
之后还有分析人士认为,现阶段北约对乌的情报支持量,也是先前克里米亚危机时的至少五倍!之后甚至就连德国少将弗洛伊丁,也忍不住公开敦促乌军扩大对俄机场的打击。
显然,北约当下的这些动作,已经让其先前声称的“低调出兵”,彻底沦为笑话。
值得关注的是,介于德国的豪赌,也就是以“送光导弹”来换取话语权的操作,使得柏林的角色在此战的转变中最为戏剧化。
这不,三年前那个还是被美国拿枪顶着,才肯送5000顶头盔的德国,如今竟愿意掏空家底援助乌克兰!
而且,德国这次出手相当大方:现役的12套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中,有11套已经运往了乌克兰或被部署在了东欧;至于德国本土,仅剩1套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用来撑门面。
更狠的是,德国还使出了一招“装备内循环”套路,也就是将自家的“爱国者”送给乌克兰,然后再花25亿美元每套的高价,从美国补货。
介于美国现在的军工产能不足,德国这次甚至将瑞士在2027年的订单都一起截胡了。
那么,德国为何在此次援助乌克兰方面,如此积极?德国的这套“自残式援助”的背后,又暗藏着哪些政治算计?其实,德国如此做的政治谋算,无非以下几点:
其一,抢当北约的二把手:据悉,根据德国现有军费已然飙升至其GDP的2.4%的现状,其也能稳稳地位居整个北约联盟的第二席位。
由此可见,当下德国对乌克兰的援助,大有以防空缺口换得援乌的主导权的趋势,甚至在此方面还压过了传统亲美的波兰;
其二,实行军事松绑试水:此前总理默茨曾高调采购射程2000公里的美制“堤丰”导弹系统,据悉,它可直接打击到俄罗斯本土莫斯科。
也正因如此,后来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才会放话,“若开战必杀俄军”。并试图以此来洗刷二战战败国的包袱。
其三,产业暗渡陈仓:先前德国通过大众、巴斯夫等巨头企业,疯狂将生产线迁往得州,以享受美国的政府补贴。
而如今,德国依旧在以能源成本暴涨为由,试图在本土完成“去工业化2.0”的壮举。
由此可见,德国的“反常之举”绝非偶然!或许,德国还能一举成为俄乌战争中最后且最大的赢家!
但面对德国的疯狂“挑衅”,俄罗斯虽损失惨重,但态度依旧极其强硬。对此梅德韦杰夫就曾警告道:“若德国的导弹袭击俄罗斯本土,我们将回击柏林。”
之后克里姆林宫更是翻出旧账嘲讽:“别忘了上世纪两次战败的下场!”
显然,现在的俄军虽然真的被打惨了,但也在背后蕴藏着一定的产能翻盘杀招!
虽然从当下战场的表面来看,俄军此刻确实狼狈,前线防空阵地平均后撤90公里;伊斯坎德尔导弹的生产工厂也遭无人机连环爆破;P-18老式雷达被乌军的淘宝级改装无人机炸毁等等。
但莫斯科随后的应对也堪称“暴力翻盘”的典范。
一方面,产能恐怖提升:“天竺葵”-2无人机的日产量,一口气就从先前的30架,猛增至现在的100架,甚至已经剑指日产500架的宏伟目标;
另一方面,导弹海战术发挥奇效:通过Kh-101巡航导弹、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的年产已经翻三倍的现实,狠狠地用数量对冲了拦截率不足;
最后,通过成本碾压:以5万美元的无人机,疯狂消耗乌军价值500万美元的“爱国者”导弹,逼得北约都忍不住哀叹:“这样的消耗战我们打不起!”
最讽刺的是,当下的俄乌战场还能实现诡异的战场平衡。
这不,前几天俄军才刚摧毁乌军价值数亿的“爱国者”系统,隔天自家的S-400阵地就又被乌军的无人机群淹没。
反之,如此壮观的场面也能继续。
显然,当下的这场“钢铁换钢铁”式绞肉机“游戏”,至今都看不到真正的赢家。
这也难怪大家会猜测,并没有出多少人力上场的德国,或能超越美国成为最后的赢家。毕竟,即便此刻的德国再投资,在俄乌战场上,还是美国的成本更高!
当然,如果德国把握不住自己现有的经济困局,其“赢家”人设也将彻底崩盘。到那时,默克尔三年前的预言也便会变成地现实,那就是:“欧洲将是冲突的最大输家。”
毕竟,当德国沉迷于军事崛起时,自身的经济根基也早已遭受重创。
2400亿欧元蒸发,相当于其全国GDP的6%;工业用气价涨价至战前的3.7倍,致使巴斯夫、大众等产业巨头纷纷外逃美国;超市食品涨价35%,运输工因柴油成本罢工;德国民众为“爱国者”买单,均价25亿美元一套;
如此种种,德国还能否笑到最后,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了!
参考资料:
1.德国防长:愿向乌克兰提供两套“爱国者”系统——央视新闻 2.德国防长宣布加强对乌克兰防空援助——界面新闻发布于:河南省泰兴隆配资,浙商配资,在线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