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9-04 04:58:19
日期:2025-09-04 04:58:19
你发现没?美国挥舞“关税大棒”的时候,喊得震天响,结果账一摊开,底裤全露了。
2025年,美国财长贝森特在采访里甩出一串数字:今年的关税收入预计3000亿美元。
听上去很吓人。
但和去年881亿美元一比,好像突然多了2100亿。
问题是,这数字仔细一算,味道就变了。
去年,美国进口总额是3.36万亿美元。
如果2025年进口差不多持平,那么这2100亿的额外关税收入意味着什么?大概就是 6.25%的实际税率。
和特朗普嘴里喊的关税战——10%、25%、甚至50%——差得远吧?平均税率起码20%以上才合理,可最后结果呢?只有6.25%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因为大量商品被豁免了。
一句话:虚张声势。
想象一个场景:你和朋友打牌,对面一拍桌子,“老子加倍,全梭!”
你心里发怵,结果发现他手里全是破牌。
美国这波就是这种感觉。
高关税喊得凶,实际操作却把半个清单划掉,生怕自己人受不了。
这才是最扎心的地方。关税本质上不是在打击中国,而是变相对美国人加税。
买衣服、买日用品、买基本消费品——这些东西在穷人的支出里占比最大。
哪怕只涨一点点,感受最深的就是底层民众。
富人呢?吃穿用度的开销哪怕翻倍,也不过是日常投资里的一点零花。
谁更痛?显而易见。
所以,特朗普嘴上喊着要“让中国付钱”,结果实际上是让美国老百姓掏腰包。
关税收入多出来的2100亿,绝大多数,是从美国消费者口袋里刮走的。
这也是为什么,特朗普不得不大量豁免商品。否则,底层的日子真要过不下去。
问题来了——那财政缺口呢?钱从哪来?
国家要么收割穷人,要么收割富人。
特朗普现在就站在这个分岔口上。
过去,美国靠“美元霸权”从全世界吸血。
今天,这条路越来越窄了。
外资不但不愿意进美国,还在担心美元出事,急着把钱换成别的资产。
你看汇率就知道了。人民币在升。资金在逃。
一个有意思的细节:8月28号晚上,离岸人民币突然拉升,300多个点,一度涨破7.12,这是近9个月的新高。
你可能会问,为什么资金会去中国?
答案很现实:能装得下的地方,全球没几个。
看看A股。
上证指数突破近10年新高,总市值破100万亿,日成交量站上3万亿。交易热,外资不断加仓。
体量够大,流动性足,能装钱。
科技创新有潜力,能让钱增值。
全世界符合这两点的市场?美国和中国。
美国现在政经环境动荡,政策摇摆。资金要找“第二个唯一”,只能流向中国。
但这里有个反转。
人民币升值到7.0,很多人拍手叫好,说要回到6.8、甚至6.5。
真会这样吗?我反而觉得未必。
为什么?因为过快升值对出口企业是压力。政策不会任由它一路狂飙。
所以更可能的情况,是人民币在7.1附近上下波动。短期有冲击7.0的可能,但长期稳在一个宽幅震荡区间。
对外资来说,这就够了:既能保值,又有增值潜力。
回过头看美国。
特朗普这几个月动作不断:
解职美联储理事库克;
发起针对索罗斯的起诉。
这是啥意思?实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正面冲突。
过去几十年,华尔街掌握了法律和资本的规则。
天下太平,他们靠规则获利。可一旦局势大乱,规则就没用,反而是财富成了靶子。
特朗普很清楚:从穷人身上刮不到多少了,只能去收割富人。
谁最有钱?金融资本。
你可能会问,那华尔街难道就不反击?
问题在于,他们没掌握军队,也没控制情报机构。光靠钱,能做什么?暗杀?可暗杀要成功,需要安保体系里有人配合。
没有权力机器,钱就是一堆数字。
更何况,特朗普已经把接班人牌打出来了。
8月初他说万斯有可能是接班人,万斯也回应了。等于告诉对手:就算你们干掉我,还有更年轻、更狠的万斯。
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。
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奇怪的景象:美国一边高喊要让世界为它买单,关税数字看上去吓人;
一边,资本却在悄悄往外跑,找下一个安全的港湾。
而中国,恰好满足了两个条件:
市场够大,能容纳海量资金;
产业链完整,科技创新不断。
在这种背景下,人民币升值和A股走牛就不难理解了。
很多人会问:那接下来呢?人民币真的能替代美元吗?
我的看法是,人民币不需要“替代”。替代意味着零和博弈。更可能的趋势是,人民币逐渐扩展自己的国际使用场景,在区域贸易、能源结算、跨境投资里话语权越来越重。
当越来越多的资金选择以人民币计价,美元的霸权自然就会削弱。
最后留一个悬念:美国加了2100亿关税,看似在收紧口袋,但结果是钱往外跑;
中国迎来资金流入,看似是人民币升值,但结果却可能是出口企业压力加大。
这是一场“表里不一”的游戏。
谁能承受背后的副作用,谁才是真正的赢家。
你觉得,人民币突破7.0之后,会稳住还是继续冲高?
泰兴隆配资,浙商配资,在线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