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9-04 05:48:34
日期:2025-09-04 05:48:34
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(Pirelli)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地缘政治挑战。作为具有100多年历史的轮胎品牌,倍耐力已经成为行业传奇,其核心业务始于1872年,自19世纪末开始生产轮胎。然而,这家百年老字号如今却因其37%的股份由中国中化集团(Sinochem Group)持有而陷入复杂局面。
中意投资合作典范面临终结
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近日公开表示,已要求中国中化集团出售其持有的倍耐力37%的股份,以避免遭受美国制裁。这一决定标志着十年前被誉为"中意合作典范"的投资项目或将被迫走向终结。
2015年,正值欧债危机后意大利经济低迷时期,中化集团斥资71亿欧元入股倍耐力,不仅为这家百年企业注入急需的资金活力,更助力其开拓亚洲市场。收购完成后,倍耐力在华销售网点在三年内激增至3000余个,中国迅速崛起为其全球核心市场。当时意大利政府曾盛赞这一合作为"引入优质资本与打开亚洲市场的双赢典范"。
意大利政府动用"黄金权力"规则
转折出现在2023年。意大利政府首次援引《黄金权力法案》,以"国家安全"为由限制中化在倍耐力的股东权利,包括禁止其任命CEO。2025年4月,倍耐力董事会更单方面宣布中化丧失控制权,尽管其仍持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股权。
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,是美国对华投资限制政策的持续施压。2024年10月,美国财政部出台新规,严格限制敏感技术领域的中资合作。倍耐力开发的智能轮胎技术恰好被划入敏感范畴,甚至传出美国可能禁止其产品在美销售的消息。
数据安全与市场准入的双重压力
值得注意的是,倍耐力近期在中国市场推出了Cyber™智能轮胎,这款能与车辆动态管理电子系统交互的首创智能轮胎,已接受本土汽车制造商的测试。中国车企对数字系统演进高度关注,旨在为车辆引入创新功能。然而,这种数字化技术恰恰成为了美国方面质疑的焦点,声称搭载传感器的轮胎存在数据安全风险。
数据显示,意大利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度高达22.2%,远超欧盟平均水平,这使梅洛尼政府最终选择向华盛顿妥协。意大利政府正面临艰难权衡:若不顺从美国,可能面临制裁进而影响飞机零部件进口和军备采购;若彻底与中国切割,倍耐力将失去过半营收来源,可能导致工厂停产。
中化集团的投资损失与应对
中化集团对意方决定表示"深感失望和坚决反对"。财务数据显示,这笔投资已遭受重大损失:倍耐力估值从收购时的190亿欧元缩水至目前的82亿欧元,中化持有的37%股权价值蒸发超过40亿欧元。若被迫减持至20%以下,损失还将继续扩大。
意大利前总理孔特直斥现政府的决策是"意识形态驱动的乌龙球"。分析人士警告,此举可能严重挫伤中国投资者对意信心,对意大利商业环境产生长期负面影响。
矛盾的意大利立场
耐人寻味的是,就在要求中化退出倍耐力的同时,意大利环境部于2025年3月曾赴华寻求中资参与其北部光伏电站建设。这种矛盾行为凸显出意大利在中美博弈间摇摆不定的尴尬立场。
倍耐力轮胎作为全球知名轮胎制造商,其当前困境已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典型缩影,也给国际投资者上了一课:在日益复杂的政治环境中,商业利益可能随时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。这场围绕轮胎企业的控制权之争,不仅关乎一家百年企业的未来,更折射出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经营面临的新挑战。
泰兴隆配资,浙商配资,在线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